1.生命力旺盛的民族,是那些有自嘲能力的民族。自嘲能抗癌。人的一生中要從居室中扔出多少垃圾!然而,人卻往往不能從心靈中清除垃圾。倘若人永不從居室中扔出垃圾,該是怎樣的情景。然而,人卻往往不能為心靈中的淤塞而驚駭。
下列陳述,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:
A.自嘲預防、治愈癌癥,使人生命力健旺
B.一個民族若能鄙視自身弱點,就可能興旺
C.人想要進步,就得清除思想中陳舊的東西
D.有齷齪欲念不可怕,但不能忽視它的危害
2.太平之世讀書,易;馬亂兵荒年,亦能讀書,難。靜穆的鄉村讀書,易;在城市鬧中取靜,亦能讀書,難。明窗凈幾讀書,易;敗屋茅棚亦能讀書,難。于教室、圖書館讀書,易;于車上、船上、旅途中,亦能讀書背書,難。閑時讀書,易;忙時放下事立刻能讀書,難。
這段話告訴我們:
A.讀書有難有易,但能堅持讀書難能可貴
B.讀書易中有苦,難中有樂
C.讀書的難易唯有自己明白
D.讀書的難易連自己也不明白
3.當眾羞辱學生,以冷酷的懲罰性體驗“培養”了學生的自卑、仇恨甚至社會攻擊傾向,而侵害了自尊心、信任能力和集體歸屬感。一次當眾羞辱就是對人的尊嚴的一次踐踏,反復的羞辱體驗則將導致人格尊嚴的喪失。而人類社會最重要的價值——愛、道德、公民品格與社會凝聚力,都有賴于人對自我、對他人的尊嚴的確認與珍視。
對材料的理解不當的一項是:
A.當眾羞辱對青少年心靈具有嚴重的傷害性
B.對自我、對他人尊嚴的確認和珍視,將凸顯人類社會最重要的價值
C.學生有了自卑、仇恨甚至社會攻擊傾向,就會走向犯罪
D.學生被多次當眾羞辱將導致其人格尊嚴的喪失
4.歷來畫家多雅人高士,故所作能風度瀟灑,韻味醇古,于筆墨以外,別有一種靜穆之氣,幽雅之思,為常人凡夫所不及。此即將人格移入于作品之中,使之人格化,故能感人最深而為國畫之無上上乘也。
根據這段話,作者想告訴我們:
A.畫品影響人品 B.人品影響畫品
C.畫品比人品重要 D.人品比畫品重要
參考答案及解析見下一頁
1 2
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僅供個人研究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。